1
最近,很多地方的学生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放暑假了。
每逢放暑假,都是孩子开心,父母忧心。
孩子们经历了一个学期的学习,终于迎来了自由的时刻,自然想要放飞自我。
父母却担心孩子暑假在家没人管,变野了可怎么办?
其实,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,双方的心情都可以理解。
更重要的,是怎样度过这个假期。
暑假可以用来放松,也可以用来进行弯道超越。
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,将会让孩子度过一个更充实的假期。
图片来源:https://unsplash.com/
2
父母想要让孩子的假期过得好,得先从关注孩子的心理做起。
放暑假时,孩子的心理状态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:
第一个阶段是放假15天内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刚刚结束一学期紧张的学习生活,身心状态比较疲劳,需要进行调节。
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娱乐活动。比如参观博物馆、科技馆、动物园;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耍;做一些亲子互动游戏等。
孩子通过娱乐放松下来,才能释放掉整个学期带来的压力。
第二个阶段是放假15天后到开学前10天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的身心已经得到调整,精力也比较充沛,比较适合查漏补缺、提升技能。
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制定暑假计划并实施,让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充实。
生活计划: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,积极锻炼身体,学习做家务等技能。
学习计划: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,按时完成暑假作业,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。
提升计划:参加合适的兴趣班或辅导班,培养兴趣爱好等。
娱乐计划:安排合理的娱乐计划和社交活动,放松身心。
第三个阶段是开学前10天。
在这个阶段,孩子即将结束轻松的暑假,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,难免出现开学综合征,产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。
父母可以陪孩子一起进行调整,比如——
将作息时间调整为上学时的作息时间;
提前预习新学期要学习的部分知识点;
提前准备好开学要用的学习用品、生活用品;
总结回忆假期的生活,展望新学期的生活......
孩子经历了这个心理缓冲期,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。
图片来源:https://unsplash.com/
3
除了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,父母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。
这样,孩子的暑假才会过得更快乐、健康、有意义。
一、保证安全
无论何时,孩子的安全都是第一位。
暑假期间,由于无人看管或疏于看管导致孩子出现意外伤害的现象时有发生。
父母可以教孩子学会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,保证孩子的安全。
比如,远离危险的地方,不跟陌生人走,安全使用电器,出行遵守交通规则,出门时做好疫情防护等......
二、因材施教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,适合别人的暑假生活,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。
作为父母,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、性格、特点等因材施教,结合孩子的意见和想法,来安排更合适的暑假生活。
比如,有的孩子年龄较小,父母就可以在暑假期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;
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外向,父母就可以带孩子走亲访友,或者让孩子多和其他小朋友玩;
有的孩子比较擅长画画,父母就可以送孩子到兴趣班提升绘画能力......
三、亲子互动
暑假对于父母来讲,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,可以用来增强亲子关系。
父母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,了解他们想怎样度过暑假,双方经过协商讨论后,再确定暑假的安排。
父母可以陪孩子多做一些亲子互动的行为,比如一起做孩子想做的事,一起读书、一起玩游戏、一起做家务等......
如果父母因为太忙,将孩子交给老人带,或者让别人帮忙托管,父母可以多和孩子保持沟通联系,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情绪变化。这样,孩子更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。
图片来源:https://unsplash.com/
联系电话:400-004-0116
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8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