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两天看到一个视频,小孩不想做作业,非要闹着看电视。
妈妈就让孩子通宵看电视,孩子中间想睡觉,妈妈会把他叫起来继续看,还会和爸爸轮班倒,就是为了满足孩子的「心愿」。
最后孩子哭着说,以后我再也不看电视了……
心理学可以做出解释:如果把喜欢的事情和一些负面情绪挂钩,就会造成痛苦感,从而抑制这一行为。
估计之后这个孩子一想起电视就会有心理阴影。
孩子妈妈看起来情绪稳定,仿佛「正确」地将孩子教育了一番。
但是,事实上,这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「隐性攻击」。
什么是「隐性攻击」?它为何会出现?危害有多大?父母又该如何避免对孩子的「隐性伤害」呢?
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。
01父母隐性攻击的原因
隐性攻击是一种发泄方式。因为不想在明处攻击你,而将自己的恨意和不满从暗处释放给你的方式,在家庭关系中特别常见。
父母为何要用这种手段攻击孩子呢?
1.父母自身情绪处理失能
心理学中有个经典的「踢猫效应」,男人在公司被领导骂,回家对妻子大吼大叫;妻子一肚子火,数落了孩子一通;孩子无处发泄,就踢了猫一脚;猫逃到大街上,司机为了避让猫,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……
当父母在工作生活中面对压力无处宣泄,或情绪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时,就更容易不经意间将情绪释放到孩子身上。
2.无意识对孩子的愤怒
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认为:「所有正常的母亲,都会在潜意识里恨她的孩子。」
因为孩子会打扰到妈妈个人的生活,孩子对妈妈无条件索取,或许是物质上、精神上、情绪上的,即使妈妈再累也要耐住性子,笑脸相迎。
久而久之,一种不满和愤怒就油然而生。
再就是养育过程中可能会激起父母自身成长经历中的创伤,这也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。
02隐性攻击比语言暴力更伤人
父母与孩子沟通时,除了言语传递,还有一种情绪情感的表达。
有人就会问了,孩子真能察觉到父母的隐性攻击吗?
发展心理学中提到,早在婴儿时期就已经有了情绪的社会参照,也就是父母的表情或鼓励会影响孩子的行为表达。
因此,无论我们言语多么温和,表现得多么和颜悦色,压抑在心底的愤怒,孩子都能感受到。
隐性攻击往往更容易让孩子认同,原因是攻击的隐形性让父母看起来并没有错,甚至会被披上「关爱」的外衣,让孩子没办法「反击」。
孩子处在「自我概念」建立过程中,在探索我是谁时,往往更多的从父母那里得到自我认同的反馈。
如果孩子在父母那里收到的是带有攻击性的信息,就很容易将这种攻击在转向自身,产生「是我不好」的信念。
最终攻击的是孩子的自我价值,它容易激发孩子的自卑、内疚、无助、恐惧等感受,导致孩子内心扭曲。
03家长要学会释放自己的攻击性
父母也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对话。
1.看见情绪,学会自我对话
作为父母,当自己有情绪时要看见并承认情绪的存在。如果是工作或生活中不顺心,就去寻找解决办法。
如果是因为孩子愤怒,就问问自己:
如果我是孩子,面对这种情况会怎么样?
孩子的行为在自己童年期是否出现过?
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那么生气?
2.合理发泄情绪
当情绪出现时,要学会合理发泄。
比如运动、听音乐、大哭一场……
再就是,要学会跟孩子直接表达。
如果不想去做某事,就直接跟孩子说「我现在不太想去做」「我有点累了,要不我们换个时间吧」。
理性温和的与孩子沟通,真实表达自己,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,争取做个情绪稳定的家长。
3.寻求他人帮助
当父母对孩子倾注太多情感,而逐渐失去自我。
当自己的全部个人时间都被孩子和家庭琐事填满,难免内心不满和愤怒。
这时可以向伴侣、亲朋好友,或者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,不要一个人承担过重的压力。
合理释放压力,我们会轻松很多。
隐性攻击背后也有着父母对孩子「爱」的挣扎。
作为家长,要先稳定自己的情绪,才能更好地传递爱,不伤害。
联系电话:400-004-0116
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8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