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525心理健康日,记得要爱自己。
你是一个容易感受到焦虑的人吗?
演讲前纠结担心,一上台就心慌颤抖;
职场中担心犯错,被表扬也陷入纠结;
和伴侣关系不错,但就怀疑ta对不起自己;
各种经济压力也让人倍感焦虑,压得自己喘不过气。
人人都会感受焦虑,但你真的了解焦虑吗?
你知道焦虑也分好与坏吗?
都说想开点就能不焦虑,但我为什么想不开?想要战胜焦虑,做掌控情绪的主人,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!
01焦虑源于无法容忍不确定性
当面对生活中、学习上、职场等压力,焦虑感扑面而来。
但归根究底,焦虑源于无法容忍不确定性。
对确定事情的害怕导致恐惧,对不确定的害怕造成了焦虑。
罗洛·梅在《焦虑的意义》中提到焦虑是人面对威胁时希望创造自我的正常状态。
那些创造性越高、更上进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,能力让ta有了选择的自由,这种选择会产生不确定性。
但是,人总是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范围内,当外界出现不确定时,这种失控感会引发焦虑。
比如,在人际关系中,期待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就会导致焦虑;自我价值感上,追求完美,竞争意识强但无法获得社会认同,也容易造成焦虑。
02焦虑也是分好坏的
焦虑让人太难受了!
焦虑时几乎什么也做不成。
表面淡定,内心慌得不行……
这都是焦虑给人的切身感受。
焦虑影响人的各个方面,让人心跳加快、肌肉紧张、恐惧不安甚至是濒死感,由于焦虑造成的拖延也会让人非常头疼。过度的焦虑会限制人的活动能力、表达能力,甚至不到最后一刻不想去面对。
焦虑让人很不舒适,那它就没有好处了吗?
其实不然。积极的焦虑,可以自主调节,帮助我们克服困难。
比如,这个月你接管了一个大项目,为了完成它,你每天和各部门打交道,熬夜做策划案,拼命地实践、改进,每天逼迫自己推进10%,一旦目标没完成你就会感到焦虑,想要自己做到更好。
这种焦虑属于好的焦虑,它并不是因为担忧未来而莫名焦虑,而是你未完成目标,希望自己更努力,督促自己前进。
这种积极焦虑是主动性行为,是面对困难、压力时能积极解决问题的助推剂。
心理学中有一个定律——耶基斯-多德森定律,即中等强度动机,当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,工作效率最高,一旦动机强度超过这个水平,对行为反而产生阻碍作用,也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。所以,控制好动机强度显得尤为重要。
03别怕!你可以和焦虑共处
我们希望自己总是拥有积极焦虑,逼迫我们应对威胁和挑战;而那些让我们苦恼的过度焦虑,那些精神负担我们还是要尽量避免。
如何与焦虑共处呢?
给你几个对抗焦虑的小妙招,快收藏好!
1.心理意向调控
当我们感到紧张焦虑时,有意识地让精神和心灵全神贯注到某个场景,进行呼吸调整法。
1)478呼吸法:鼻子呼吸4秒,闭气7秒,用嘴呼吸8秒,反复几次。
2)腹式呼吸法:放缓腹部呼吸速度,呼吸频率也逐步放慢。
3)冥想呼吸法:将注意力与呼吸速度相结合,关注到自己的思绪和身体反应,获得身心宁静。
2.调整合适的目标
很多时候我们会出现无名焦虑,尤其是学习或工作时,目标如果过难,会给人带来焦虑、恐慌、失眠等困扰,担心自己做不好怎么办。
其实这时可以把目标适度调整,根据实际情况去完成,明确规划,合理控制时间,就会大大降低焦虑感。
3.建立积极信念
焦虑是一种情绪,本身并无对错,但我们对情绪的认知却会影响结果。
决定感受的并非事件本身,而是我们对经历之事的理解和看法,也就是信念。
而那些不合理信念,比如「如果我失败了就会xx」「我应该xx」「如果我做不到我就完蛋了」……这些质疑和扭曲的思维会让焦点偏移。
当焦虑时,应该把问题本身转移到解决策略上,让焦虑尽量处在你的可控范围内。
维克多·弗兰克在《活出生命的意义》中说到:「当外界环境变得恶劣的时候,我们至少还有一种自由:选择如何面对它的自由。」
焦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,愿你拥有掌控情绪和生活的力量。
联系电话:400-004-0116
联系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远洋国际中心C座18层